急性心肌缺血QT离散度变化与室速室颤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魏广和
吾柏铭
高岚
陈建昌
洪小苏
余永水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
[2] 不详
[3] 山东济宁医学院临床系!济宁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缺血; 心动过速,室性; 心室颤动; 心电描记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缺血对 Q T 离散度( Q Td)、校正后的 Q T 离散度( Q Tcd)的影响及其与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的关系。方法:选择71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成室速室颤组(13例)和非室速室颤组(58例),测定每例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 Q Td、 Q Tcd。结果:心绞痛发作时 Q Td、 Q Tcd 均显著大于心绞痛发作前和发作后(均 P < 0.01),后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室速室颤组心绞痛发作时 Q Td、 Q Tcd均显著大于非室速室颤组(均 P < 0.01)。心绞痛发作前以 Q Td≥80 m s 为标准,则预测室速室颤发生的敏感性为53.8% ,特异性为82.8% ,准确性为77.5% ;心绞痛发作时以 Q Td≥100 m s 为标准,则预测室速室颤发生的敏感性为92.3% ,特异性为84.5% ,准确性为85.9% 。结论: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时 Q Td、 Q Tcd 显著增大,易发生室速室颤。急性心肌缺血时的 Q Td、 Q Tcd 变化可能是预测室速室颤发生更为敏感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QT离散度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的意义 [J].
张群林 ;
葛永贵 ;
王玮 ;
谢莉 ;
张绪国 ;
潘庆敏 ;
陶弘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3) :38-39
[2]   平板运动试验时的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J].
葛永贵 ;
张群林 ;
王玮 ;
张绪国 ;
谢莉 ;
王崇全 ;
陶弘 ;
肖建民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 (02) :29-31
[3]  
心电信息学[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张开滋等主编, 1998
[4]  
Electrocardiographic indexes of dispersion of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On isolated heart validation study .2 Zabel M,Portnoy S,Franz MR. JACC . 1995
[5]  
QT interval dispersion: anoninvasive 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to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sustain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2 Pye M,Quinn AC,Cobbe SM. Br Heart J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