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庙油田油层的微生物区系

被引:5
作者
王修垣
畢炬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岩心; 第三系; 岩芯; 油层水; 粉砂岩; 碎屑岩; 含油层; 有效孔隙度; 渗透率; 棕褐色; 岩心样品; 硫酸盐还原菌; 菌量; 老君庙油田; 油田微生物; 嫌气; 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群;
D O I
10.13343/j.cnki.wsxb.1964.02.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在深度435—812米的第三系岩心中,在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的菌量波动在3.0×10~0—8.0×10~5/每克湿岩心之间。 2.岩心中的上述菌量和生理菌群的分布与岩心的含油度有明显的联系。无明显含油标志的岩心菌量很低,每克湿岩心中的菌量在6.0×10~0—8.0×10~1之间,部分样品中发现有反硝化细菌和嫌气的液体石蜡分解菌。在含油岩心中菌量高,多半在1.0×10~2—8.0×10~5/每克湿岩心之间,除上述两类菌群外,还存在着硫酸盐还原菌和嫌气的脂肪分解菌。 3.在大部分孔隙度大和渗透率高的岩心中,菌量也比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应用指示菌株测定钻井时泥浆渗入岩心的深度 [J].
王修垣 ;
毛桂震 .
微生物学报, 1964, 10 (02) :168-174
[2]  
石油微生物区系调查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地质微生物研究室. 微生物 .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