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两熟区机插超级稻长龄秧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李旭毅 [1 ,2 ]
池忠志 [1 ,2 ]
姜心禄 [1 ,2 ]
郑家国 [1 ,2 ]
郭翔 [3 ]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德阳市水稻专家大院
[3]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关键词
机插稻; 长龄秧; 农艺措施; 秧苗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超级稻II优602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播期和育秧盘类型等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区机插稻长龄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常播期下超级稻长龄秧在播种后30~42d,发根力虽有降低,但群体数量减少缓慢,根冠比、茎基宽度、单位苗高干重等指标均有所增加;而播种后42~54d,群体数量急剧减少,根冠比和单位苗高干重下降,发根力进一步降低。(2)推迟播期有利于提高苗床秧苗数量,但根冠比、单位苗高干重以及发根力等指标并无明显的提高甚至有所降低。(3)播种量为431.03~554.19gm-2时有利于兼顾长龄秧群体数量和个体素质。(4)当秧龄超过一定时期(播种后40d左右)后穴盘育秧的效果更佳,无论进一步延长秧龄还是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均减缓秧苗素质和群体数量的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旱育方式下机插稻长龄秧的培育播期选择在4月15日左右,播种量选择431.03~554.19gm-2,秧龄在42d左右,秧盘选择塑料硬穴盘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1544 / 15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杂交稻钵形毯状育秧机插不同播种密度与秧龄研究 [J].
马均 ;
孙永健 ;
苟永成 ;
李学根 ;
罗甫全 .
中国稻米, 2011, 17 (03) :11-14
[2]   机插稻“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高产栽培精确定量关键技术 [J].
张洪程 ;
李杰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钱银飞 ;
黄大山 ;
夏炎 .
中国稻米, 2010, 16 (05) :1-6
[3]   连作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应用效果及品种比较 [J].
王铁忠 ;
陈惠哲 ;
朱德峰 ;
贾仁叨 .
中国稻米, 2010, 16 (03) :44-46
[4]   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的适宜秧龄与品种鉴选研究 [J].
姚雄 ;
任万军 ;
胡剑锋 ;
卢庭启 ;
杨文钰 .
杂交水稻, 2009, 24 (05) :43-47+49
[5]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应用效果 [J].
陈惠哲 ;
朱德峰 ;
徐一成 .
中国稻米, 2009, (03) :5-7
[6]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J].
何文洪 ;
陈惠哲 ;
朱德峰 ;
徐一成 ;
林贤青 ;
张玉屏 .
中国稻米, 2008, (03) :60-62
[7]   机插稻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点研究 [J].
张祖建 ;
王君 ;
郎有忠 ;
于林惠 ;
薛艳凤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8, (02) :297-304
[8]   四川水稻机插旱育秧生长特点与配套技术初探 [J].
任万军 ;
杨万全 ;
邓玲 ;
赵志福 ;
邓先和 ;
杨文钰 .
农机化研究, 2008, (01) :138-141
[9]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J].
姜心禄 ;
池忠志 ;
郑家国 ;
孔祥猛 .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05) :959-964
[10]   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J].
张卫星 ;
朱德峰 ;
林贤青 ;
徐一成 ;
林兴军 ;
陈惠哲 ;
张玉屏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1)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