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甘肃省武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引发的思考

被引:1
作者
韩景愈
机构
[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转移新模式; 农业欠发达地区;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07.06.023
中图分类号
F326.6 [农村生产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像甘肃省武山县这样人多地少,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农业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更是值得探讨和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兴衰,乃至我国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甘肃省武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其现存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几点建议,即通过农业深层次开发,当地优势资源的规划利用等方式,增强农业、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而实现农业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型化就地转移。对这一新的转移模式的探析,对我国其它农业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也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浅谈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J].
王彩云 .
甘肃农业, 2006, (10) :69-69
[2]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李莉 .
经济师, 2006, (04) :191-192
[3]   构建特色优势经济 建设特色文明新村 [J].
唐修相 .
当代广西, 2006, (05) :27-27
[4]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J].
郭宾雁 .
理论界, 2006, (01) :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