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时间与人的存在——对儒家“成于乐”的现代理解

被引:4
作者
陈贇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讲师 哲学博士
关键词
成于乐; 音乐; 空间视野; 时间; 人的存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609 [音乐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孔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通过音乐才能真正完成自身,成为一个真正成熟了的人。但是,究竟为什么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论文的观点是,音乐使人摆脱了以视觉为中心的空间视野,把人的完成安置在时间的视域中。这样,“成于乐”就意味着成为一个“即从即成”(即始即终)的“时者”(时间人)。因此,“成于乐”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成为一项永远都不能完成和终结、到死都在寻求某种新的开始的无尽的事业。换言之,通过“成于乐”,人的存在获得了时间性的维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朱熹集.[M].(宋)朱熹著;郭齐;尹波点校;.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2]  
中国艺术精神.[M].徐复观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3]  
悲剧的诞生.[M].[德]尼采 著;周国平 译.三联书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