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机拨禾导向装置技术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16
作者
耿端阳
张道林
李清华
刁培松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优化; 试验; 聚拢导向; 拨禾链; 推倒率; 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5.51 [];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针对玉米收获过程拨禾导向装置存在推倒植株而产生果穗漏摘严重的问题,从农机运用角度,分析了玉米收获的对行方式和拨指作用位置对植株推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采用中间对行结合提高拨指作用位置的收获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植株的推倒率,降低果穗的漏摘损失。对于摘辊间距为68cm的收获机,在收获种植行距为55cm的玉米时,采用中间对行收获可将边际行偏差由原来的26cm降低到13cm,进一步将拨指高度提高到40~45cm时,可将植株推倒率降低到1%。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互换割台式玉米收获机关键技术研究.[D].郭仓库.河南农业大学.2010, 05
[2]  
中国统计年鉴.[Z].郑京平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   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发展策略 [J].
佟屏亚 .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09) :5-7
[4]   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理论工作长度的研究 [J].
杨洪峰 ;
张道林 ;
张继磊 ;
刘声春 ;
石增武 .
农机化研究, 2010, 32 (01) :188-190
[5]   无链式玉米收获机不对行收获技术分析 [J].
张继磊 ;
张道林 ;
杨洪峰 .
农机化研究, 2009, 31 (11) :40-42
[6]   不分行玉米收获机分禾器适应性试验 [J].
陈志 ;
韩增德 ;
颜华 ;
甘帮兴 ;
邵合勇 .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01) :50-52+86
[7]   4YW-2型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改进与试验分析 [J].
杨富营 ;
余泳昌 ;
高献坤 ;
陈亮 ;
娄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114-118
[8]   玉米摘穗辊试验台的设计和试验 [J].
佟金 ;
贺俊林 ;
陈志 ;
梁晓军 .
农业机械学报, 2007, (11) :48-51
[9]   玉米收获机分禾器的研究附视频 [J].
刘静 ;
刁培松 ;
张道林 ;
王洪涛 .
农机化研究, 2007, (11) :145-146+149
[10]   扶禾杆在不对行导入玉米茎秆中的运动仿真 [J].
贺俊林 ;
胡伟 ;
郭玉富 ;
佟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6) :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