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构与“人的自然化”

被引:2
作者
赵惠霞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的自然化”; 生态危机; “异化劳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8 [道德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根源在于人类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异化劳动观念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建构新的生态文明需要走出观念误区,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通过人的自然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一是要消除异化劳动观念及其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和自觉劳动的社会氛围,促进人类回归劳动的自然本性;二是要科学看待和对待人类的各种需求,改变畸轻畸重的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要改变对自然界的态度,尊重和爱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如果说从原始的自然状态向社会化文明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迈上的第一个阶梯,那么建构和谐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的自然化,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二个阶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美学[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Hegl,G.W.F.)著, 1981
[2]  
无意义生活之痛苦[M]. 三联书店 , (德)弗兰克(Frankl,ViktorE.)著, 1991
[3]  
哲学走向荒野[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著, 2000
[4]  
濒临失衡的地球[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阿尔·戈尔(S.A.Gore)著, 1997
[5]  
动机与人格[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马斯洛, 2012
[6]  
城市为什么会离自然越来越远[N]. &nbsp解放日报. 2015 (005)
[7]   生态解困:期待一场精神革命 [J].
鲁枢元 .
绿叶, 2007, (04) :36-37
[8]   适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J].
邱耕田 ;
李宏伟 .
天津社会科学, 2014, (06) :27-30
[9]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李泽厚, 2008
[10]  
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Lynn White. Athen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