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MM卫星对一次冰雹降水过程的观测分析研究

被引:39
作者
何文英
陈洪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关键词
TRMM卫星; 测雨雷达(PR); 冰雹; 降雨结构; 微波亮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TRMM卫星上时空匹配较好的测雨雷达(PR)、微波成像仪(TMI)、可见光和红外扫描仪(VIRS)观测资料,研究了1999年5月9日发生在黄淮地区的一次冰雹降水过程。根据卫星接连3个轨道的观测,综合分析了此次强对流降水过程在不同阶段的降水结构、云顶亮温和降雨厚度以及相应的微波亮温变化特征。观测分析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由对流很强的冰雹降水逐渐演变到对流渐弱的暴雨降水。冰雹降水阶段,云中有多个强对流单体,云体中高层有大量的固态降水粒子,使得中高层降水量在降水柱含量中贡献远大于融化层降水量的贡献;暴雨降水阶段,若干对流单体被大面积的层云降水包围,降水高度逐渐降低,云体中高层降水量明显减少,融化层降水量对柱含量的贡献明显增加。降水率廓线中不同高度的降水量对降水柱含量贡献的比较表明:中高层降水量占的比例越大,降雨云对流越强,反之,融化层降水量占的比例越大,降雨云越趋向为稳定的层云。微波亮温信号在不同降雨阶段随雨强的响应程度大不相同,这表明在反演地面降雨时,最好结合降雨云的结构特征及其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降雨类型选取最为有效的微波通道组合来建立最佳反演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76+406 +40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TRMM测雨雷达和微波成像仪对两个中尺度特大暴雨降水结构的观测分析研究 [J].
傅云飞 ;
宇如聪 ;
徐幼平 ;
肖庆农 ;
刘国胜 .
气象学报, 2003, (04) :421-431+513
[2]   用TRMM资料研究江淮、华南降水的微波特性 [J].
吴庆梅 ;
程明虎 ;
苗春生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206-214
[3]   用TRMM资料研究1999年Sam台风 [J].
毛冬艳 ;
程明虎 .
气象科技, 2001, (02) :37-40
[4]   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 [J].
洪延超 .
气象学报, 1998, (06) :2-14
[5]   用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研究冰雹云 [J].
刘黎平 ;
徐宝祥 ;
王致君 ;
王军 .
大气科学, 1992, (03) :370-376
[6]   对流云中冰相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Ⅰ:模式建立及冷云参数化 [J].
孔凡铀 ;
黄美元 ;
徐华英 .
大气科学, 1990, (04) :441-453
[7]   积雨云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一)微物理模式 [J].
胡志晋 ;
何观芳 .
气象学报, 1987, (04) :467-484
[8]   华北地区降雹回波系统的分类及单体特征 [J].
杨培才 ;
郭裕福 ;
刘锦丽 ;
马振骅 .
大气科学, 1980, (03) :236-244
[9]  
A study on the Meiyu front using TRMM/PR data during the 1998 GAME/HUBEX[J] . Jin Xin,Li Wanbiao,Zhu Yuanji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