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定与意思自治——解读我国《物权法》的两把钥匙

被引:44
作者
申卫星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物权法定; 意思自治; 物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物权法定作为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在物权法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对物权法定的"法"应从宽解释,它不仅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基本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在适当的条件下也要给予习惯法适当的规范地位。物权法定除种类法定和法定外,物权的变动条件和保护方式也应是法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权的类型和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对交易习惯中出现的新的物权类型,以物权的理论基础来衡量,如认为与物权法定主义宗旨不相违背,且有合适的方式予以公示,则可通过物权法定缓和主义的运用加以承认。物权法虽为强行法,但同为私法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贯彻意思自治的品质。而物权法定和意思自治正是解读物权法的两把钥匙。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物权法定原则
    王利明
    [J]. 北方法学 , 2007, (01) : 5 - 21
  • [2] 我国物权法应选取的结构原则
    崔建远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5, (03) : 24 - 32
  • [3] 民法物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 2010
  • [4] 物权法的展开与反思[M]. 法律出版社 , 常鹏翱, 2007
  • [5] 物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 2007
  • [6] 物权法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刘保玉, 2007
  • [7] 期待权基本理论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申卫星著, 2006
  • [8] 不动产物权新论[M]. 学林出版社 , 胡志刚著, 2006
  • [9] 物权法提要[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日)三潴信三著, 2005
  • [10] 物权制度与效率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林旭霞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