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痛对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及尾状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孙文颖
佟振清
黄彰海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丘脑背内侧核; 单位放电; 痛觉过敏; 伤害性刺激; 伤痛; 尾状核; 纹状体; 大鼠;
D O I
10.13459/j.cnki.cjap.1993.03.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临床多种伤病伴随有持续性疼痛及痛觉过敏。我们以往工作曾证明,截肢造成的持续创伤性病传入信息,能改变脑内主要痛觉感受区——丘脑束旁核(Pf) 神经元的电活动,表现为对痛的敏感性增强。本研究目的是用同一类创伤痛动物模型,观察在持续性疼痛过程中,脑内中枢的两个与痛觉调制有关的(镇痛)核团——下丘脑背内侧核(DMH)和尾状核(Cd)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参照对比痛阈变化规律,以探讨慢性痛的中枢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创伤痛对大鼠丘脑束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J].
刘昱 ;
孙文颖 ;
陈肇熙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1, (02) :73-75
[2]   一足致炎大鼠双足伤害感受性的变化 [J].
吕国蔚 ;
罗蕾 ;
唐昉 .
生理学报, 1991, (01) :78-83
[3]   刺激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对丘脑束旁核痛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J].
黄彰海 ;
孙文颖 .
生理学报, 1986, (06) :589-596
[4]   刺激家兔尾核对丘脑束旁核痛兴奋和痛抑制单位放电的影响 [J].
佟振清 ;
陈水村 ;
张枫桐 .
生理学报, 1985, (02) :1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