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45
作者
王利民 [1 ]
张建平 [1 ]
米君 [2 ]
赵利 [1 ]
党照 [1 ]
赵玮 [1 ]
党占海 [1 ]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果数因子"、"株高因子"、"千粒重因子"和"果粒数因子",这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3.85%、25.95%、16.32%和12.05%,累计贡献率为88.17%;3)系统聚类分析将256份品种资源在欧氏距离D=34.42水平上聚为六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Ⅲ、第Ⅳ类群,包括76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J].
殷冬梅 ;
李拴柱 ;
崔党群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32 (02) :212-216
[2]   甜糯玉米软罐头主要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J].
宋江峰 ;
李大婧 ;
刘春泉 ;
刘玉花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0) :2122-2131
[3]   谷子抗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与模糊聚类分析 [J].
孟庆立 ;
关周博 ;
冯佰利 ;
柴岩 ;
胡银岗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8) :2667-2675
[4]   红麻优异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J].
陶爱芬 ;
祁建民 ;
林培青 ;
方平平 ;
吴建梅 ;
林荔辉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9) :2859-2867
[5]   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J].
赵银月 ;
耿智德 ;
保丽萍 ;
王铁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S1) :120-122
[6]   黄淮地区不同粳稻品种株型、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J].
杜永 ;
王艳 ;
王学红 ;
孙乃立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7, (07) :1079-1085
[7]   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J].
郭永利 ;
范丽娟 .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03) :147-149
[8]   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研究 [J].
赵利 ;
党占海 ;
李毅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2) :2453-2457
[9]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J].
陈华萍 ;
王照丽 ;
魏育明 ;
郑有良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6) :29-34
[10]   亚麻籽的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 [J].
赵利 ;
党占海 ;
李毅 ;
张建平 ;
谢小龙 ;
王溪森 ;
胡延萍 .
中国油脂, 2006, (03)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