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蜀黄土红外释光测年

被引:16
作者
赖忠平
周杰
夏应菲
张景昭
陈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南京,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南京
关键词
下蜀黄土; 红外释光测年; 细颗粒技术; 附加剂量法; 再生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红外释光测年应用于南京下蜀黄土许家村剖面的17个样品.通过前处理分离出细颗粒样品,对每个样品应用附加剂量法和再生法两种方法进行年代测定.17个样品剂量率的平均值为4.17 Gy/ka,与黄土高原的黄土和欧洲黄土相当.基于红外释光测年认为,下蜀黄土第1层黄土层形成于末次冰期,其年代相当于黄土高原的马兰黄土.第2层黄土及其以下土层样品的年龄已趋于饱和,只能作为最小年代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红外释光测年中黄土样品预热条件的确定 [J].
赖忠平 ;
张景昭 ;
卢演俦 .
核技术, 1999, (10) :609-612
[2]   光释光测年: 黄土样品 IRSL 信号的晒退实验 [J].
张景昭 ;
赖忠平 .
核技术, 1997, (08) :37-40
[3]   ESR在下蜀黄土测年中的尝试 [J].
黎兴国 ;
何娟华 ;
李德生 ;
李立文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3) :86-91
[4]   南京附近下蜀黄土内腹足类化石的氨基酸外消旋年代测定 [J].
王金权 ;
李立文 .
古生物学报, 1990, (04) :490-498
[5]   南京下蜀黄土沉积时代的研究 [J].
黄姜侬 ;
方家骅 ;
邵家骥 ;
杨达源 .
地质论评, 1988, (03) :240-247
[6]   南京下蜀黄土沉积特征研究 [J].
吴标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2) :113-123
[7]   南京老虎山“下蜀组”钙质结核的成因与时代的探讨 [J].
李立文 ;
方邺森 .
地层学杂志, 1985, (01) :53-5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