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被引:16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3] 杨凌
关键词
辽东栎; 气孔密度; δ13C值; 时空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3 [树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呈增加趋势 ,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 ,3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 3C值依次递减 ,说明水分利用效率 (WUE)呈下降趋势 ;5 0年代 ,辽东栎气孔密度在 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 ,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2个区域 ,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差异不大 ;80年代 ,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 ,气孔密度和δ1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北京地区近70年来白皮松树轮纤维素的碳稳定同位素与气候变化 [J].
孙艳荣 ;
穆治国 ;
崔海亭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4) :85-90
[2]   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大叶白蜡和五角枫种群分布格局与动态(英文) [J].
吴晓莆 ;
郑豫 ;
马克平 .
ActaBotanicaSinica, 2002, (02) :212-223
[3]   六种木本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其小生境关系研究 [J].
严昌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生态学报, 2001, (11) :1952-1956
[4]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的径级结构、种群起源及生态学意义 [J].
高贤明 ;
王巍 ;
杜晓军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73-678
[5]   两种山黄麻属植物在近一世纪里气孔密度和潜在水分利用率的变化 [J].
郑凤英 ;
彭少麟 ;
赵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4) :405-409
[6]   小麦13C分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氮素与水分的响应 [J].
上官周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3) :345-348
[7]   不同生境中辽东栎的构型差异 [J].
孙书存 ;
陈灵芝 .
生态学报, 1999, (03) :71-76
[8]   东灵山两个落叶阔叶林中辽东栎种群结构和动态 [J].
王巍 ;
刘灿然 ;
马克平 ;
于顺利 .
植物学报, 1999, (04) :85-92
[9]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值的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 [J].
严昌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黄建辉 ;
苏波 .
植物学报, 1998, (09) :76-82
[10]   气孔密度与近一个世纪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J].
贺新强 ;
林月惠 ;
林金星 ;
胡玉熹 .
科学通报, 1998, (08) :86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