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一个村落的60年变迁为例

被引:5
作者
胡玉坤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农地制; 内蒙古村落; 土地利用; 正规与非正规制度;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3.01.012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农地制、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一个发展课题。迄今对中国乡村这三者之间关系所做的探究不单缺乏以社区为本的实证研究,而且往往忽视了村落层面非正规制度所起的作用。基于民族志田野调查,文章从历史视野勾勒了内蒙古一个村落以往60年土地利用活动的流变及与之伴生的生态后果,并探究了其背后的制度因素。研究揭示,这个村不断变化的土地利用实践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正规制度与嵌入村落社区的非正规制度交互作用的结果。国家农地制度中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集体行动的弱化、社会资本的丧失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等正规与非正规的制度机制的缺失都加剧了微观层面的不可持续性。这一切都折射了西部乃至全国各地带有普遍性的共同挑战,有助于拓宽并加深对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Dynamic World.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2/2003 . 2003
  • [2] 农村改革中的财产制度变迁——30年3个村庄的案例介绍
    温铁军
    王平
    石嫣
    [J].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0) : 4 - 12
  • [3] Impact of Reform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Rural China. Muldavin 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 1996
  • [4] Challenges to Family Farming in China. Gregory Veeck,Wang Shaohua. Geographical Review . 2000
  • [5] 道路通向城市[M]. 法律出版社 , 苏力著, 2004
  • [6] 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朱冬亮著, 2003
  • [7]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弗里曼(EdwardFriedman)等著, 2002
  • [8]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著, 2000
  • [9]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 [10] Good Governance in Land Tenure and Administration. FAO. FAO Land Tenure Studies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