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南煤层气藏高渗区预测

被引:7
作者
孙平 [1 ]
王一兵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气藏; 高渗透率区; 预测; 岩体; 强度因子; 煤体变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高渗储层预测是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沁南煤层气藏煤层气开发区块内的钻井资料,以岩体力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利用对煤岩体变形起主导控制作用的岩体强度因子来预测高渗储层的新方法。通过分析强度因子、构造和储层渗透性的关系发现,沁南煤层气开发区块山西组3号煤的高渗区往往位于岩体强度因子较低的、岩体变形较强烈的褶皱轴部,特别是多期褶皱轴部叠加部位,强烈的变形使得这些部位的煤体裂隙较为发育。煤层气井产能分析结果也表明,目前的高产井大多数位于这一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136 +136-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铁法矿区煤储层裂隙系统评价与渗透率预测研究 [J].
彭金宁 ;
傅雪海 .
中国煤田地质, 2005, (05) :40-43
[2]   宁夏汝箕沟矿区煤层气地质学特征 [J].
张学文 ;
穆桂松 ;
孟方 ;
苏现波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3) :33-35
[3]   煤层断层形成的岩性结构分析 [J].
王恩营 .
煤炭学报, 2005, (03) :319-321
[4]   孔隙结构在煤层气运移过程中的作用——以沁水盆地为例 [J].
李小彦 ;
解光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4) :341-344
[5]   构造煤结构及其储层物性特征 [J].
姜波 ;
琚宜文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27-29+146
[6]   西北地区侏罗系煤层气资源前景研究 [J].
宁正伟 ;
苏复义 ;
蔡云飞 ;
郭友 .
天然气工业, 2003, (03) :11-15+11
[7]   煤层割理与煤级的关系 [J].
毕建军 ;
苏现波 ;
韩德馨 ;
陈江峰 .
煤炭学报, 2001, (04) :346-349
[8]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J].
傅雪海 ;
秦勇 ;
李贵中 ;
李田忠 ;
胡超 .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1) :45-52
[9]   煤储层割理评价方法 [J].
刘洪林 ;
王红岩 ;
张建博 .
天然气工业, 2000, (04) :27-29+8
[10]   煤层裂隙系统及其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 [J].
曾勇 ;
屈永华 ;
宋金宝 .
江苏地质, 2000, (02)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