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属于交往实践活动或实践交往活动。师生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他们的相互作用是教育交往 ;而教育的客体是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辅助设施 ,师生与它们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关系 ,发生的作用是教育实践。在高等教育中 ,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对教育过程的主导上 ,而学生的主体性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工作的主体性选择、理解与内化、借鉴与超越上。在高等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在语言、非语言符号理解上的不一致是师生交往的障碍之一。而不健康的情感碰撞也会产生误解性教学交往。从教师方面看 ,注意语言符号在教学交往中的合理运用 ,树立民主的教学交往思想 ,确认学生在教学交往中应有的主体地位 ,平等地进行教学互动 ,对于克服误解性交往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