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9种披碱草属植物的系统学关系

被引:11
作者
严学兵 [1 ]
周禾 [2 ]
王堃 [2 ]
王成章 [1 ]
郭玉霞 [1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关键词
披碱草属; 形态学; 等位酶; 微卫星; 亲缘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01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单一遗传标记研究不同分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由此可产生不同系统发育关系,对正确解释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带来很多困难。本试验采用形态学、等位酶和微卫星3种遗传标记对我国9种披碱草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学标记把9种披碱草分为披碱草组(Sect.Turczaninovia(Nevski)Tzvel.)和老芒麦组(Sect.Elymus)两大类;等位酶标记虽然没有严格按照穗子的形状分为2组(披碱草组和老芒麦组),但同一组内或相同的基因组构成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微卫星标记没有把9种披碱草分成几个明显的组,且各种间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3种遗传标记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标记反映的亲缘关系与种本身之间,形态学标记的遗传关系支持基于形态特征分类系统而与种本身的亲缘关系更加相符(R=0.327 6,P<0.01),其次是等位酶标记(R=0.300 6,P<0.01),微卫星偏离相对较远(R=0.135 0,P<0.05)。因此认为形态学是最直接、最能反映披碱草属植物本身特点的标记方法,但要考虑指标之间的线性化,并非越多越好;等位酶分析是一种研究种群内部遗传结构和变异比较好的方法,也是种、种群间遗传关系有价值的预测者;尽管SSR在属或种间分析不是最适用的,但由于SSR是最多态的标记,对种内分析非常适合。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J].
鄢家俊 ;
白史且 ;
马啸 ;
干友民 ;
张昌兵 ;
游明鸿 ;
张建波 .
草业学报, 2007, (06) :99-106
[2]   应用RAPD标记对高粱属两物种之间遗传差异的研究(简报) [J].
李杰勤 ;
王丽华 ;
詹秋文 ;
李云飞 .
草业学报, 2007, (05) :140-144
[3]   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 [J].
刘伟 ;
张新全 ;
李芳 ;
马啸 ;
范彦 .
草业学报, 2007, (03) :55-61
[4]   结缕草属优良品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J].
郭海林 ;
刘建秀 ;
高鹤 ;
何秋 ;
胡化广 .
草业学报, 2007, (02) :53-59
[5]   小麦族鹅观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J].
肖海峻 ;
翟利剑 ;
卢宏双 ;
闫伟红 .
草业科学, 2007, (04) :41-46
[6]   剪股颖属植物遗传分化及系统关系的分子标记研究 [J].
张道远 ;
TAKAMIZO Tadashi .
草业学报, 2006, (03) :100-106
[7]   小麦族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分析 [J].
张颖 ;
周永红 ;
张利 ;
张海琴 ;
杨瑞武 ;
丁春邦 .
遗传, 2006, (04) :449-457
[8]   披碱草属植物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J].
严学兵 ;
郭玉霞 ;
周禾 ;
王堃 .
草业科学, 2005, (07) :1-7
[9]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RAMP分析及系统学意义 [J].
张颖 ;
周永红 ;
张利 ;
张海琴 ;
杨瑞武 ;
丁春邦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2) :368-375
[10]   应用形态、等位酶和SSR标记研究水稻矮仔占衍生品种的遗传差异 [J].
余汉勇 ;
魏兴华 ;
王一平 ;
袁筱萍 ;
汤圣祥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6)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