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寒武系层序地层

被引:18
作者
朱传庆 [1 ,2 ]
罗杨 [3 ]
杨帅 [4 ]
李金武 [3 ]
陈建强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4]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5] 不详
关键词
北京西山; 寒武系; 层序地层; 沉积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使北京西山地质学方面的研究更为全面,并为其他地区寒武系的研究提供对比,以北京西山地区出露的寒武纪地层为根据,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该区寒武纪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岩石类型以各种灰岩及白云岩为主。按照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工作方法,结合区域层序界面特征把该区寒武系划为16个三级层序,其中SQ1-SQ3为Ⅰ型层序,Ⅱ型层序则较为发育,SQ4-SQ16都为Ⅱ型层序。研究区寒武系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于寒武纪研究区内地形地势平缓,构造沉降比较稳定,因而深切谷等标志不发育,所有层序都缺失低水位体系域(LST)或陆架边缘体系域(SMST)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华北上寒武统崮山阶研究新进展附视频 [J].
朱兆玲 ;
项礼文 ;
章森桂 ;
刘书才 ;
雒昆利 ;
杜圣贤 ;
梁宗伟 .
地层学杂志, 2005, (S1) :462-466+655
[2]   华北块体、胶辽朝块体与郯庐断裂 [J].
乔秀夫 ;
张安棣 .
中国地质, 2002, (04) :337-345
[3]   中国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彭勇民 ;
金振奎 ;
鲍志东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1-10
[4]   华北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多重划分对比 [J].
武铁山 .
中国地质, 2002, (02) :147-154
[5]   中国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彭勇民 ;
金振奎 ;
鲍志东 .
古地理学报, 2002, (02) :1-11
[6]   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彭勇民 ;
金振奎 ;
鲍志东 .
古地理学报, 2002, (01) :1-12+97
[7]   北京西山寒武系下苇甸组——一个新建议的组 [J].
高林志 ;
乔秀夫 .
地层学杂志, 2001, (03) :188-192
[8]   华北北部晚寒武世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研究——兼论与北美晚寒武世海平面变化的对比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地层学杂志, 2001, (03) :201-206
[9]   试论华北板块寒武纪地层的穿时性 [J].
章雨旭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1) :78-87
[10]   华北等中国主要地块早古生代早期古地理位置探讨 [J].
黄宝春 ;
朱日祥 ;
Y.Otofuji ;
杨振宇 .
科学通报, 2000, (04) :337-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