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路式钴(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26
作者
杨言辰
王可勇
冯本智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3] 长春
关键词
富硼建造; 热水沉积; 叠加改造; 大横路钴矿床; 吉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2 [钴];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大横路式钴(铜)矿床产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增生地体内,是国内新近发现的新类型钴矿床,其矿化特征独特、埋藏浅、规模大,具有较高潜在经济价值。矿床赋存于老岭群富硼、碳粘土岩夹硅质岩建造之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鞍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物、砷化物形式存在,钴以硫钴镍矿、辉砷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形式与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共生。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特征研究,证明该矿床既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特征,又受后期变质热液的强烈叠加,属海底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吉林白山市大横路Cu-Co矿床变质成矿流体特征 [J].
韦延光 ;
王可勇 ;
杨言辰 ;
赵宏军 ;
刘宗秀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2) :128-133
[2]   吉林老岭大横路式热水沉积叠加改造型钴矿床 [J].
杨言辰 ;
冯本智 ;
刘鹏鹗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1) :40-45
[3]   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松权衡 ;
魏发 .
吉林地质, 2000, (01) :47-50+64
[4]   中国辽吉地区早元古代大型—超大型硼矿床的形成条件 [J].
冯本智 ;
卢静文 ;
邹日 ;
明厚利 ;
谢宏远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8, (01) :3-17
[5]   热水沉积作用与成矿效应 [J].
陈多福 ;
陈先沛 ;
陈光谦 ;
高计元 ;
潘晶铭 .
地质地球化学, 1997, (04) :7-12
[6]   辽东地区硫铁矿床中电气石岩热水沉积剖面结构序列 [J].
夏学惠 .
岩石学报, 1997, (02) :90-100
[7]   华北地台南缘中元古代官道口群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魏俊浩 ;
王思源 ;
吕国芳 ;
潘振祥 ;
马旭东 .
地球科学, 1996, (01) :102-105
[8]   吉林省浑江市荒沟山区花岗岩成因类型探讨 [J].
王速,邢树文 .
吉林地质, 1994, (02) :36-41
[9]   中国非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 [J].
陶维屏 .
地质学报, 1989, (04) :324-337
[10]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热液喷气沉积成因的证据——容矿岩石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韩发 ;
R.W.哈钦森 .
矿床地质, 1989, (03) :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