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CRP、MPV、PT、Fg和PAgT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5
作者
戴隽
汤明荣
陆燕
范正君
机构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关键词
脑梗塞; C反应蛋白质;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12 [];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血中CRP、MPV、PT、Fg、PAgT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Quick Read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Abbott CD-3200)、血凝分析仪(BE Compact)、血小板聚集分析仪(PACKS-4),分别测定12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RP、MPV、PT、Fg、PAgT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MPV、Fg、PAg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T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各项指标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CRP、MPV、PT、Fg、PAgT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8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观测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数量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脑梗死的意义 [J].
晋兴 ;
曹义战 ;
安良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6, (04) :59-60
[2]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发展和应用 [J].
赵晖 ;
周景儒 .
齐鲁医学检验, 2005, (05) :8-10
[3]   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在进展型脑梗死中的意义 [J].
宗俊学 ;
芦琳 ;
芦璐 .
血栓与止血学, 2005, (04) :157-158+161
[4]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J].
石冬敏 ;
陈雪梅 ;
钱连华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 (01) :97-99
[5]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何蕴 ;
马丽丽 ;
邢秀萍 .
血栓与止血学, 2003, (03) :129-130
[6]   血浆D-二聚体改变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J].
谭红愉 ;
李少明 .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 (02) :77-78
[7]  
C-反应蛋白对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 杨京民,陈军.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7 (02)
[8]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 廖裔学,阮海林.中国医药. 2007 (01)
[9]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及应用[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王学锋,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