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文化本源论

被引:4
作者
白耀天
机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汉族; 先民; 传承文化; 民族; 壮族; 沙人; 越人; 青蛙; 古越;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1992.04.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炎武(1613—1682)有个著名的论断:“壮,乃旧越人。”顾氏此一论断,迄今已为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及历史学资料所证实。越人,如果以考古学资料而论,距今六七千年前即以其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河姆渡文化”区别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诸文化。大约晚至新石器时代,越人已经遍布于现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省区。如果以文字记载而言,“越”一称最早出现于西周(前1027—前771年)。《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00年)“于越来朝”;西周铜器铭文也有周王巡视南国在“夔(?)”的记录。“夔(?)”即是后来的史书所说的“夔越”。结合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鼎铭文》将“越”写作“(雨于)”,以及《史记·楚世家》另本将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