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产量性状的双列分析

被引:14
作者
朱军
季道藩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单株结铃数; 陆地棉; 高原棉; 皮棉产量; 产量性状; 杂交亲本; 单铃重; 果节; 衣分; 配合力; 组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6个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效应,F1单株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最强,平均为33.13%;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的平均杂种优势分别为17`38%、10.60%、2.90%和6.50%;单株果节数的平均杂种优势为0.96%。所有6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极显著;杂交组合的正反交差异均不显著。亲本品种的产量性状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的表现呈正相关,亲本一般配合力与杂交组合的表现也存在一致的趋势。因此,可根据亲本的表现型预测其一般配合力表现和F1的表现。 除了单铃重外,所有往状的加性遗传方差都大于显性方差。单株皮棉产量的狭义遗传力为28.24%;除单铃重外,其它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力都高于皮棉产量的狭义遗传力。在6个品种中,单株皮棉产量和衣分的显性基因作用方向比较复杂,其它性状的显性基因作用方向一致。单株果节数的显性基因起减少果节数的作用,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纤维长度的显性基因起增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一代优势及配合力研究初报 [J].
周雁声 .
湖北农业科学, 1979, (10) :17-21
[2]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J].
邵游 .
棉花, 1979, (04) :13-16+12
[3]   陆地棉五个品种互配二十个正反交组合的杂种优势 [J].
王业加 ;
韦贞国 ;
尚庆蓉 .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02)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