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水蚀区土壤侵蚀分析——以窟野河流域为例

被引:4
作者
凌子燕
刘锐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蚀区; 土壤侵蚀; GIS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降雨、地形、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对黄土高原水蚀区——窟野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除流域西北部侵蚀强度较低外,中部至南部侵蚀强度均较高,且由北向南呈增高趋势.这对于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沙漠化、恢复生态环境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 [J].
李秀霞 ;
倪晋仁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161-166
[2]   基于最小图斑的土壤侵蚀快速评估方法 [J].
倪晋仁 ;
李秀霞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7, (04) :425-434
[3]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耦合关系 [J].
王思远 ;
王光谦 ;
陈志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1) :32-37
[4]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J].
刘光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3) :73-76
[5]   关于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J].
蔡强国 ;
刘纪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3) :142-150
[6]   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J].
谢云 ;
刘宝元 ;
章文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6-11
[7]   我国地壤侵蚀状况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彭珂珊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0, (02) :211-216
[8]   论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 [J].
靳长兴 .
地理学报, 1995, (03) :234-239
[9]   窟野河暴雨洪水泥沙特性分析 [J].
范荣生,李占斌,惠养瑜 .
泥沙研究, 1994, (03) :72-81
[10]   不同坡度对土壤冲刷量影响试验 [J].
陈法扬 .
中国水土保持, 1985, (02)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