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附着生物生态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黄宗国
蔡如星
机构
[1] 福建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
关键词
藤壶; 附着量; 附着动物; 固着生物; 厦门港; 金门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1960—1961年在厦门港进行周年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作者分析了厦门港附着生物群落的生态特点,初步划分厦门港附着生物的生物学季节,同时对我国沿海及世界诸海主要港口的附着生物进行概括性比较.厦阳港的最主要附着动物是:布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communis),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薮枝螅(Obelia sp.),花筒螅(Tubularia spp.)及蜾赢蜚(Corophium sp.).后两种附着季簖是春冬雨季;其他种类的附着季节则大多在夏秋雨季(这也就是本海区附着生物的盛季).最主要的附着植物是肠浒苔(Enteromorpha intestinalis )、花石专(Ulva conglobata)及水云(Ectocarpusspp.).周年月附着量的变幅为4.7—935克/米2,以2月份最低;7、8月份最高.季度附着量的变幅为185—2407克/米2,其数量大小排列如下:夏、秋、春、冬.试验板上的年附着量的最高记录为5345克/米2。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50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贻贝堵塞管道的防除研究 [J].
娄康后 ;
刘健 .
海洋与湖沼, 1958, (03) :316-324
[2]  
十年来中国金属腐蚀及防护专业概况[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材料保护与热处理研究所等著, 1960
[3]  
牡蛎[M]. 科学出版社 , 张玺,楼子康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