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构

被引:13
作者
杨乃虹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江苏徐州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培养目标; 应然性; 历史流变; 目标定位;
D O I
10.16095/j.cnki.cn32-1833/c.2003.01.032
中图分类号
G658.3 [高等师范院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与人们对教育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教师职业活动内涵的认识直接相关。20世纪国外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构在于提高高师生的学术层次,力求高师生培养的专业化、有极强的就业市场适应能力、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应包含学术性目标、专业性目标、素养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自我评价 [J].
王俭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 2002, (02) :26-31
[2]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钟启泉等主编, 2001
[3]  
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陈永明主编, 1999
[4]  
师范教育概论[M]. 吉林教育出版社 , 赵翰章,傅维利编著, 1994
[5]  
比较师范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苏真主编, 1991
[6]  
日本教育社会学[M]. 春秋出版社 , (日)友田〓正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