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大学科研定位的“巴斯德象限”取向

被引:10
作者
丁建洋
洪林
机构
[1] 盐城工学院
关键词
日本大学; 科研定位; “象限理论”; “巴斯德象限”;
D O I
10.13397/j.cnki.fef.2010.05.018
中图分类号
G649.313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科学研究的类型经历了分化与融合的发展过程,司托克斯(D.E.stokes)的"象限理论"合理解释了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科学研究的发展形态。日本大学科研定位呈现出"巴斯德象限"(Pasteurs’Quadrant)取向特点。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和产业对大学科研经费的投入机制以及日本善于吸收和应用域外知识的文化传统等是形成这一取向的重要原因。日本大学科研定位的"巴斯德象限"取向为日本大学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两难处境中开辟了中间道路,使大学"名利双收"。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日本近现代思想史.[M].刘岳兵;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2]  
探究的场所.[M].(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著;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M].(美)D.E.司托克斯(DonaldE.Stokes)著;周春彦;谷春立译;.科学出版社.1999,
[4]  
日本战后科技体制与科技政策研究.[M].张利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  
日本科技政策.[M].[日]乾侑 著;葛化东 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6]  
现代的日本科学技术.[M].[日]日本科学技术厅 主编;王泉清等 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7]   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J].
龚放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02) :118-12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