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5.7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研究及其前兆意义

被引:4
作者
金铭
李亚荣
荣代潞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关键词
震源机制; P、S波振幅比方法; 临震前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 P、S波振幅比方法反演了 1988年 11月 2 2日肃南 5 .7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 ,计算了对应的 P轴 T轴。结果表明 ,前震的一组节面比较集中且与主震断层面大体一致 ,其主压应力轴也表现出相对的集中。而余震 (以及以后发生在该地区的一些小震 )的断层面解则比较散乱 ,但总体上仍与该区的主要断层保持大体一致 ,但是余震的 P轴和 T轴则表现更大的散乱。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中强地震发生前震源区微震震源机制的相对一致性是发震断层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应力集中的临震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用SH波和P波振幅比确定震源机制解 [J].
吴大铭 ;
王培德 ;
陈运泰 .
地震学报, 1989, (03) :275-281
[2]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 [J].
梁尚鸿 ;
李幼铭 ;
束沛镒 ;
朱碚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03) :24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