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盐碱化土地修复与调控研究——以石羊河灌区为例

被引:12
作者
刘金荣
谢晓蓉
金自学
秦嘉海
机构
[1] 河西学院生物系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河西学院生物系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绍兴文理学院生物系,河西学院生物系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张掖,甘肃张掖,浙江绍兴,河西学院生物系,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张掖,甘肃张掖
关键词
石羊河灌区; 土地盐碱化; 修复; 综合调控措施; 甘肃省; 节水防盐灌溉技术;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5.04.021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造成石羊河灌区盐碱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认为自然因素主要是: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强烈;②.水资源量逐年减少;③.地势上位于我国现代地形的第二阶梯,为内陆河流;④.地下水质矿化度高。人为因素是:①.过度开荒,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②.植被大量减少,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③.灌溉技术落后,有灌无排。同时从四个方面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综合调控措施:①.水资源合理配置;②.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调控地上水位和盐分的时空分布;③.加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灌区配套建设,推广节水防盐的灌水技术;④.扩大牧草种植,逐步实现农业三元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河西走廊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刘金荣 .
河西学院学报, 2004, (05) :33-35
[2]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及综合防治思路与措施 [J].
王兴成 ;
王开录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4, (01) :174-176
[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
王德卿 ;
刘晓泉 ;
胡玉华 .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12) :3-5
[4]   甘肃河西走廊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J].
关惠平 ;
王生花 .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 (04) :17-21
[5]   浅析甘肃省疏勒河项目新开垦灌区盐碱土的改良措施 [J].
马少华 .
发展, 2001, (S1)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