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剑叶对高温的响应

被引:45
作者
欧志英
林桂珠
彭长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高温; 逆境; 光合作用;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5.03.009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SⅡ线性电子传递的能力几乎丧失(下降96.7%~100%),而PSⅡ光化学效率下降较少(8.8%~21.0%),暗示PSⅡ光合线性电子传递过程比光化学能转化对高温更敏感。超级杂交稻比对照汕优63更耐高温,其机理可能如下:一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时有更迅速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减少了因过剩激发能积累引起活性氧产生、积累并伤害光合细胞;二是因为超级稻高温下有高效的叶黄素循环热耗散途径可以耗散过量的激发能;三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下有稳定的光合功能和较强的光合效率,较高的热稳定蛋白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植物抗氧化能力 [J].
彭长连 ;
陈少薇 ;
林植芳 ;
林桂珠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 (06) :658-661
[2]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剑叶光合特性和内源多胺的关系 [J].
黄英金 ;
罗永锋 ;
黄兴作 ;
饶志明 ;
刘宜柏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4) :205-210
[3]   水稻光合对温光逆境适应性的品种间差异 [J].
李霞 ;
高亮之 ;
金之庆 ;
,焦德茂 .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01) :14-16
[4]   小麦不同品种抗热性综合评价 [J].
王淑俭,高远志,彭文博,王向阳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339-343
[5]   水稻适应广幅光强的光合特性及品种间差异 [J].
焦德茂 ;
童红玉 ;
张建喜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4) :243-246
[6]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J].
许大全 ;
张玉忠 ;
张荣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04) :237-243
[7]   低温光照下与黄瓜子叶叶绿素降低有关的酶促反应 [J].
曾韶西 ;
王以柔 ;
刘鸿先 .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2) :177-182
[8]   热害对早稻结实率的影响附视频 [J].
徐云碧 ;
石春海 ;
申宗坦 .
浙江农业科学, 1989, (02) :51-54
[9]   水稻叶片的衰老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 [J].
林植芳 ;
李双顺 ;
林桂珠 ;
孙谷畴 ;
郭俊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4, (06) :605-615
[10]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photochemical and non-photochemic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a new type of modulation fluorometer[J] . U. Schreiber,U. Schliwa,W. Bilger.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19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