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的防御机制与认知归因特征

被引:15
作者
赵长银
沈学武
耿德勤
机构
[1] 徐州精神病院
[2] 徐州医学院神经精神科教研室
关键词
躯体化障碍; 防御机制; 归因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 [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 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与认知归因特征。方法 对 34例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躯体化障碍患者 (疾病组 )进行防御机制问卷 (DSQ)、精神卫生起源归因源量表 (MHLO)、精神卫生心理控制源量表 (MHLC)、HAMD测试 ,并与 30例正常人对照 (对照组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疾病组较多应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 ,较多使用退缩、解除、躯体化、否认、同一化 ,较少使用抱怨、幽默 (P <0 .0 5) ;患者常把疾病归因于外部 (P <0 .0 1 ) ,缺乏自省。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不同于正常人的防御方式和认知归因特点 ,适于进行认知行为疗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心理防御机制与临床实践 [J].
梁宝勇 ;
崔光成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7) :488-490+509
[2]   影响心理应付方式的因素分析 [J].
温盛霖 ;
韩自力 ;
顾华英 ;
叶明志 ;
潘集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3) :158-159
[3]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比较 [J].
王东林 ;
吴彩云 ;
吴爱勤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 (02) :68-70
[4]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J].
王东林 ;
吴彩云 ;
吴爱勤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 (01) :3-6
[5]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2001
[6]  
Research in stress , coping and health-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 Edwards JR, Cooper CL. Psychological Medicine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