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光霉素几种不同组分的抗菌谱及其对小鼠移植性食管癌效果的比较

被引:2
作者
李电东
林佛添
柳惠图
薛绍白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3]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不同组分; 博莱霉素; 小鼠; 小家鼠; 争光霉素; 搏莱霉素; 移植性; 食管癌; 食管肿瘤; 抗菌谱; 杀菌谱;
D O I
10.13461/j.cnki.cja.00037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争光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抗肿瘤抗生素。该产生菌是从浙江平阳的土壤分离得到的。经形态与培养特征等研究表明,该菌株为一新变种.定名为平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pingyangensis n.SP)。其产生的抗肿瘤物质为多组分的复合物,各种组分具有共同的主核(糖肽),彼此间的差别在于侧链(末端胺)不同。对争光霉素各组分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其A2、A5、B2等组分与日本报导的博莱霉素相应的组分A2 、A5、B2等相同。我们对争光霉素单一组分A2、A5、A6、B2 等的抗菌谱及其对小鼠移植性食管癌的组织分布及抑瘤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报告研究结果。 材料方法与结果 实验使用的争光霉素各组分是去铜的冷冻干燥粉末,易溶于水,均为单一组分物质。争光霉素A2、A4、A5、A6、B2制品是我所化学室与天津河北药厂协作从该厂产品中分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