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连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lata(Lamb) Hook)林中树桩分解过程中的化学组分变化趋势
被引:16
作者:
黄志群
[1
]
徐志红
[2
]
Sue Boyd
[3
]
David Williams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Griffith University,QLD,Australia
[3] School of Science,Griffith University,QLD,Australia
来源: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化学组分;
杉木人工林;
树桩;
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连栽杉木(Cunninghamialancelata(Lamb)Hook)人工林中采伐剩余树桩的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Olson的分解模型,计算出连栽杉木纯林中树桩的分解速率为0.02695,树桩在分解过程中的前2年是一个氮素增加积累过程,当杉木树桩的C/N在463.2±27.3时开始净氮释放.树桩磷含量的变化与氮变化模式相类似,但钾的表现不同,钾的含量在树桩分解过程中一直是单调降低.利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魔角旋转(MAS)和交叉极化(CP)技术,研究了杉木树桩的腐殖化过程及碳结构的变化.树桩中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多糖碳和乙缩醛被首先分解,而由蜡质和表皮素等化合物组成的烷基碳,由酚类、木质素、单宁和石蜡等化合物组成的芳香族碳,及由酯、有机酸、酮和醛等化合物组成的羧基碳的分解速度较多糖碳和乙缩醛慢.
引用
收藏
页码:2365 / 236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