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抽雄后不同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光合性能

被引:47
作者
赵可夫
机构
[1] 山东曲阜师范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
叶位; 果穗; 光合强度; 光合速率; 生物指标; 籽粒产量; 玉米抽雄; 光合性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玉米抽雄后剪去玉米植株不同层次和不同叶位叶片,观察各层次和各叶位叶对玉米籽粒产量的效应。在去叶同时测定各层次和各叶位叶的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并向各叶位叶喂以32P,观察其向果穗运输的情况。前后经过四年的实验,发现玉米抽雄后不同层次叶片对籽粒产量的效应是不同的,其作用大小顺序是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片。玉米不同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效应,从上向下,到果穗为止,其作用逐渐增大,果穗叶以下,则逐渐减小,其中果穗叶对籽粒产量效应最大。并且证明各叶位叶对籽粒产量效应大小不同的原因之一是各叶位叶光合强度不同造成的,叶片光合强度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由不同叶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决定的。另外,还表明果穗叶对籽粒产量效应大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其中之有机物质(有机32P)比其他叶片可以更多地运输到果穗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玉米不同叶层叶片对籽粒产量影响及其生理特性 [J].
鲍巨松 .
陕西农业科技, 1978, (01) :19-22+32
[2]   小麦叶片细胞的研究——冬小麦个体发育过程中叶肉细胞及其它类型细胞结构变化的观察 [J].
段续川 ;
许霖庆 ;
左宝玉 ;
洪维廉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4, (03) :254-265
[3]   赤霉素对植物磷代谢的效应 [J].
趙可夫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63, (01)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