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新范式:精神资本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韩顺法 [1 ]
李向民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精神资本; 经济增长; 精神产品; 价值观;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9.03.013
中图分类号
F061.2 [增长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济增长既取决于物质资源也取决于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受精神的支配与控制,因此,精神资本被看作为表征人的行为因素的变量,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统筹了政治、文化等因素。精神资本决定着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并最终反映在经济增长水平上。精神产品与人的内在价值观念都属于精神资本的范畴,精神资本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要素,还是经济增长的动因,节约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实现集体理性、提高经济绩效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富国之路:长期经济增长的一致理论 [J].
陈昆亭 ;
周炎 .
经济研究, 2008, (02) :19-32
[2]   企业家精神、持续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J].
庄子银 .
世界经济, 2005, (12) :32-43+80
[4]   论现代经济增长与“精神资本” [J].
罗卫东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6) :36-44
[5]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理论 [J].
鲁传一 ;
李子奈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42-49
[6]   马克思的人力资本理论 [J].
杨来科 .
商学论坛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6, (02) :15-20
[7]  
资本主义精神[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里亚·格林菲尔德(LiahGreenfeld)著, 2004
[8]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巴罗, 2004
[9]  
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美)杰拉尔德·迈耶(GeraldM.Meier),(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主编, 2003
[10]  
文化的重要作用[M]. 新华出版社 , (美)塞缪尔·亨廷顿,(美)劳伦斯·哈里森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