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三水白虎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陈德超 [1 ]
肖长虹 [1 ]
吴启富 [1 ]
刘传芳 [2 ]
黄世峰 [3 ]
杨敏 [1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
[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科
[3] 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关键词
中草药; 滑膜/细胞学; 组织培养技术; 比色法; 关节炎; 组织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三水白虎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热痹证型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6/09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中医药学院实验中心及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实验材料:滑膜组织取自南方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女,68岁)行膝关节镜手术中切除的滑膜组织,患者知情同意。SPF级45d龄Wistar雌性大鼠15只,体质量(120±10)g。三水白虎汤中草药制剂(由南方医院中药房提供,主要成分水牛角、寒水石、白芥子、虎杖、鸡血藤等),来氟米特片(由美国欣凯公司提供)。实验分组:大鼠随机分为三水白虎汤组、来氟米特组以及生理盐水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7d,制取含药血清。细胞培养实验共分4组,包括正常对照组以及三水白虎汤组、来氟米特组、生理盐水组3组含药血清组。实验干预:滑膜采自膝骨关节滑膜炎滑膜组织,采用体外细胞组织块培养技术,含药血清法接种培养。将第4代的滑膜细胞浓度为5×106L-1接种于板孔,在3组含药血清终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下培养,正常对照组为完全培养液组。实验评估:①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法观察滑膜细胞的增殖。②锥虫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并进行B型细胞鉴定。结果:①滑膜细胞活性鉴定、计数及B型细胞鉴定:滑膜组织块培养后锥虫蓝拒染细胞计数为2×107,测得活性率达97%。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阳性,为B型滑膜细胞特征染色。②各组含药血清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活细胞均明显增加;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三水白虎汤组及来氟米特组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致,活细胞数剧减(P<0.001)。在培养前5d,同一含药血清浓度下,三水白虎汤组随着培养天数增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5d后抑制作用不再明显增加。同条件下比较活细胞数,三水白虎汤组和来氟米特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活细胞数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水白虎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滑膜增生的途径可能为三水白虎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热痹证型)的作用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669 / 36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三水白虎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59例临床观察 [J].
杨敏 ;
肖长虹 ;
吴启富 ;
陈德超 ;
黄世锋 .
新中医, 2006, (10) :52-54
[2]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21例随访) [J].
张志强 ;
卫小春 .
实用骨科杂志, 2005, (06) :544-545
[3]   人滑膜细胞体外培养的比较研究 [J].
刘晓燕 ;
谢华福 ;
宋杰 ;
刘佳佳 .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5, (06) :510-512
[4]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存质量研究新进展 [J].
黄仰模 ;
赵威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5, (10) :1749-1750
[5]   骨关节炎病理改变及其研究进展 [J].
王卓 ;
王连唐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 (07) :312-314+319
[6]   青藤碱对胶原诱导型关节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J].
陈光星 ;
刘良 ;
赵诗哲 ;
刘清平 ;
童娟 ;
简任佑 ;
曾耀英 ;
陈纪藩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 (05) :284-287
[7]   现代医学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J].
陈学珍 .
医药产业资讯, 2005, (14) :28-53
[8]  
Molecular aspects of pathogenesis in osteoarthritis: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J] . E. Hedbom,H.J. H?uselmann.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2002 (1)
[9]   Molecular basis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 joints [J].
Cole, AA ;
Kuettner, KE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02, 59 (01)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