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及其交互作用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76
作者
李铮铮 [1 ]
伍钧 [1 ]
唐亚 [2 ]
杨刚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铅; 锌; 交互作用; 鱼腥草; 叶绿素; 抗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铅、锌及其交互作用对鱼腥草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b浓度的增加,鱼腥草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但无显著变化。Zn在一定浓度下能提高鱼腥草叶绿素含量,而在高浓度Zn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鱼腥草叶片中SOD、POD和CAT3种酶活性都是随着Pb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着Zn浓度的增加,SOD和CAT也是先上升后下降,POD则是逐渐上升。Pb-Zn交互作用增加了鱼腥草叶绿素含量,对SOD和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CAT活性影响不明显。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单一Pb、Zn对鱼腥草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大于Pb、Zn二者的共同作用,其中高浓度Zn对鱼腥草的伤害作用最大,而当溶液Pb处理浓度达到400mg/L时,鱼腥草仍能正常生长,说明鱼腥草具有较强的耐Pb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441 / 54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锌的特性 [J].
龙新宪 ;
倪吾钟 ;
叶正钱 ;
杨肖娥 .
生态学报, 2006, (02) :334-340
[2]   锗对水稻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 [J].
林匡飞 ;
徐小清 ;
金霞 ;
倪海燕 ;
项雅玲 .
生态学报, 2005, (01) :108-114
[3]   土壤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复合污染的研究进展 [J].
周东美 ;
王玉军 ;
仓龙 ;
郝秀珍 ;
陈怀满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10) :1-8
[4]   蜈蚣草耐铅、铜、锌毒性和修复能力的研究 [J].
安志装 ;
陈同斌 ;
雷梅 ;
肖细元 ;
廖晓勇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94-2598
[5]   Cd、Pb胁迫对烟草叶片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J].
严重玲 ;
洪业汤 ;
付舜珍 ;
方重华 ;
雷基祥 ;
沈芹 .
生态学报, 1997, (05) :38-42
[6]   镉铅单一和复合污染对小白菜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J].
秦天才 ;
吴玉树 ;
黄巧云 ;
胡红青 .
生态学杂志, 1997, (03) :32-35
[7]   不同耐性作物中几种酶活性对Cd胁迫的反应 [J].
杨居荣,贺建群,张国祥,毛显强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2) :113-117
[8]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熊庆娥主编, 2003
[9]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M]. 科学出版社 , 陈怀满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