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的分子病毒学分析

被引:10
作者
阳帆
张仁利
陈思敏
熊鹰
刘涛
黄达娜
武伟华
李玥
机构
[1]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病毒蛋白质类; 基因,病毒; 序列分析; 流行病学,分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 [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年登革热暴发疫情的病因,从分子水平探讨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征,追踪其地域来源。方法采用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荧光PCR检测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M、IgG抗体和病毒核酸,并用C6/36和BHK-21细胞对早期病例血清进行病毒分离,采用反转录-半套式PCR和荧光PCR方法对其进行型别鉴定。同时扩增病毒E基因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病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从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IgM、IgG抗体及登革1型病毒核酸。深圳市登革1型病毒分离株SZ1029与登革1型国际标准株HAWAⅡ45株、我国福建省Fj231/04株及广东省1997、1999年登革1型病毒流行株GD14/97、GD05/99在E基因上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4.8%、99.6%、97.7%和98.5%。基因进化树显示,深圳市登革病毒分离株与马来西亚分离株D1/Malaysia/36000/05、新加坡分离株SG(EHI)DED142808和Fj231/04株亲缘关系最近,在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上,与GZ/80、Taiwan87同属基因Ⅰ亚型。所有患者发病前1个月在深圳市某工地居住,无输血史、无外出史。结论该次疫情的病因为登革1型病毒感染,该毒株有可能来源于东南亚一带,推测深圳可能存在登革1型病毒的疫源地。
引用
收藏
页码:429 / 43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福建省登革1型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 [J].
翁育伟 ;
陈端 ;
张志珊 ;
赵珠英 ;
谢剑锋 ;
沈晓娜 ;
严延生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6, (11) :1013-1016
[2]   登革病毒毒力研究进展 [J].
赵卫 ;
杨佩英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1, (02) :97-99
[3]   Dengue:: an update [J].
Guzmán, MG ;
Kouri, G .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02, 2 (01) :33-42
[4]   Virus isolation as one of the diagnostic methods for dengue virus infection [J].
Yamada, KI ;
Takasaki, T ;
Nawa, M ;
Kurane, I .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2002, 24 (03) :203-209
[5]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envelope gene of dengue virus type 1 [J].
Goncalvez, AP ;
Escalante, AA ;
Pujol, FH ;
Ludert, JE ;
Tovar, D ;
Salas, RA ;
Liprandi, F .
VIROLOGY, 2002, 303 (01) :110-119
[6]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M].杨佩英;秦鄂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