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1984年在南京本校大豆研究室试验田内的“广吉”品种上分离到K1和K2两个病毒分离物。根据它们的寄主范围、体外抗性和蚜虫介体传病特性,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形态和内含体特征,以及SDS——琼脂双扩散的血清学反应,证实了K1和K2两个分离物都是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的大豆花叶病毒(SMV)。在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别寄主上,K1和K2分离物与已鉴定的大豆花叶病毒SA、SB、SC和SE几个江苏株系的反应不同,主要是K1和K2两个株系都能系统侵染大豆“广吉”品种。K1表现为系统轻斑驳花叶,而K2为系统枯斑和叶脉坏死。此外,K1不能侵染大豆品种“齐黄1号”和蚕豆品种“三白”等。以上证明,K1和K2两个分离物是江苏大豆花叶病毒(SMV)上的新株系。为了统一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编号,将K1和K2分离物分别定名为SG和SH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