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常规PCR法,以雏鸡沙门氏菌NCTC5776作为质控菌株,取临床分离的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和沙拉沙星)均耐药的9株鸡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株,提取其染色体DNA。设计引物parCF和parCR、parEF和parER,分别扩增菌株拓扑异构酶Ⅳ parC基因和parE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与质控菌株相比,9株临床分离耐药株parC基因QRDR的核苷酸未发生任何突变,菌株37的parE基因第1434位碱基发生T→C突变,菌株55的parE基因第1434位碱基发生T→C突变,菌株60的parE基因第1517位碱基发生T→C突变。菌株60的parE基因第506位氨基酸发生F→S突变,即Phe→Ser取代,且位于QRDR内,其余菌株的氨基酸均未发生变化。上述结果提示,parE基因突变与耐药性有一定关系,但是拓扑异构酶Ⅳ变异可能并非沙门氏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