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显色法——一种检测遗传毒物的新方法

被引:6
作者
陈中孚
机构
[1]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关键词
遗传毒物; DNA; 测试方法; 测量方法; 显色法; SOS; 原噬菌体; 遗传毒性; 大肠杆菌染色体; 己糖; 半乳糖; 致癌物; 致癌物质;
D O I
10.16421/j.cnki.1002-3127.1989.01.01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人工合成和天然的一些化合物有不少能直接或间接损伤遗传物质DNA或干扰DNA的复制,从而使生物发生突变或使动物和人体生癌。这些能引起生物发生突变的诱变剂和引起高等动物及人体生癌的致癌物质统称为遗传毒物。 分于遗传学研究证明,遗传毒物引起DNA损伤并不等于基因一定会发生突变,生物一定会生癌。因为原来在生物体内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56 +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Quillardet P et al. Mutation Research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