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贵州火电项目对区域PM污染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薛文博 [1 ]
段宁 [2 ]
柴发合 [2 ]
张增强 [1 ]
施建华 [1 ]
李浩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西电东送; 模型; PM10;
D O I
10.13198/j.res.2007.04.38.xuewb.007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贵州省为中心的“西电东送”南部通道(20°N33°N,97°E118°E)为研究区域,分别对该区域2004(现状年)和2010年(规划年)的PM10污染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了该区域现状年与规划年2个时段的PM10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对比了原生和次生PM10的贡献,指出造成该区域PM10污染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PM10污染主要由次生PM10造成,而次生PM10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硫酸盐颗粒物.因此,对于贵州火电规划项目而言,减轻区域PM10污染须减排二氧化硫.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进展
    杨书申
    孙珍全
    邵龙义
    [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06, (01) : 1 - 5+25
  • [2] 2001-2004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研究
    田良
    鲁然英
    邢文听
    王莉
    王翔
    王伟
    王剑锋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S1) : 101 - 105
  • [3]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特性研究
    李东升
    程温莹
    汪模辉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5, (12) : 47 - 51
  • [4] “西电东送”火电规划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
    陈义珍
    柴发合
    段宁
    薛志钢
    李今丹
    刘思湄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6) : 46 - 52
  • [5] Long-range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sulfur in Asia
    Arndt, RL
    Carmichael, GR
    [J].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995, 85 (04) : 2283 - 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