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水生态环境现状和海岸带开发对其的影响研究(英文)

被引:7
作者
聂红涛
陶建华
机构
[1] 天津大学力学系
关键词
渤海湾; 水生态环境; 指标体系; 围海造地; 海水淡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由于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陆源污水排入渤海湾,渤海湾生态环境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建立了渤海湾生态环境的多级指标体系,并根据2003年至2005年多次渤海湾监测资料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了由于围海造地、海水淡化等开发工程引起的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输移的变化。结果表明,陆源污染物大量排放、沿海开发活动加剧是影响渤海湾水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沿海围垦不仅导致潮通量减少,潮流作用减弱,而且影响近岸海域污染物的输移和分布。海水淡化高浓度盐水的排放也对近岸海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渤海小黄鱼生长特征的变化 [J].
郭旭鹏 ;
金显仕 ;
戴芳群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2) :243-249
[2]   渤海湾天津近海海域赤潮发生及防范措施 [J].
房恩军 ;
李文抗 ;
陈卫 ;
王麒麟 .
现代渔业信息, 2006, (02) :15-17
[3]   渤海湾水环境氮、磷营养盐分布特点 [J].
秦延文 ;
孟伟 ;
郑丙辉 ;
雷坤 ;
苏一兵 ;
张雷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2) :172-176
[4]   渤海湾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变化对海洋初级生产力(叶绿素)的影响 [J].
沈艳玲 ;
张洪 ;
马兴 ;
孔大为 ;
马丽娜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1) :52-54
[5]  
Comparison of summer ther- mohaline field and circ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Bohai Sea between 1958 and 2000[J]. WU Dexing1, WAN Xiuquan1, BAO Xianwen2, MU Lin1 & LAN Jian2 1. Institute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 China;2.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04)
[6]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质现状的分析 [J].
刘成 ;
王兆印 ;
何耘 ;
吴永胜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04) :222-225
[7]  
Numerical study of pollutant transport in the sea-bay with mild slope beach[J]. Wang Zeliang and Tao Jianhua(Received December 22, 1996;accepted January 5, 1997).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1998(03)
[8]   水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及应用 [J].
史晓新 ;
夏军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2) :32-35
[9]  
Tianjin Environment Outlook 2001-2004 .2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
[10]  
Ecological indices: a biometric approach for assessing eutrophication level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2 M.Karydis,G.Tsirtsis.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