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的地球化学

被引:16
作者
秦德先
田毓龙
燕永锋
林幼斌
刘伟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矿产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狮子山铜矿; 喷流热水沉积成矿;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笔者近年承担了“罗次一元江元古宙海底喷流成矿”项目研究,应用了喷流成矿理论,将宏观矿床地质与微观地球化学相结合,对易门狮子山矿床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和地球化学,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因类型,即喷流热水沉积-改造型铜矿、沉积-改造型砂岩铜矿和与细碧岩有关的含铜磁铁矿。第一类为矿区最主要铜矿类型,铜储量占矿区已探明储量的90%,是主要的找矿对象。该类型的主矿体深部和NW侧喷流岩发育,是最有利的找矿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喷气沉积成因的证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韩发 ;
R.W.哈钦森 .
矿床地质, 1990, (04) :309-324
[2]   对东川铜矿区地层划分和区域构造的探讨 [J].
花友仁 .
地质论评, 1959, (04) :155-162+182
[3]   东川稀矿山——大乔地含铜铁矿的成因问题 [J].
钱荣耀 ;
吴锦天 .
地质学报, 1959, (01) :59-64+117
[4]   云南东川铜矿地质 [J].
李希勣 ;
花友仁 ;
李良骥 ;
范承钧 ;
段国莲 ;
瞿云川 .
地质学报, 1953, (01) :76-84
[5]   东川铜矿地质初报 [J].
李洪谟 ;
王尚文 .
地质论评, 1941, (Z1) :43-7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