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众参与PPP项目的制度激励

被引:3
作者
吴勇
机构
[1] 湘潭大学
关键词
PPP模式; 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 制度激励;
D O I
10.16479/j.cnki.cn43-1160/d.2018.01.015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营投资主体通过合作的方式,为公众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综合运营模式,其出发点为公众需求,落脚点为公共利益。社会公众有必要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首先,理论层面,公众作为公共利益的载体,有权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监督;其次,法规政策层面,我国PPP相关法规政策中明确规定社会公众应当参与到项目中来;再次,实践层面,公众参与能有效预防"伪PPP项目"产生。但从长株潭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公众在参与项目监督与决策的过程中,却面临信息不公开和参与渠道不畅通的阻碍。为促进公众参与,应当建立激励制度,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社会公众本身和第三方非营利组织四个方面着手,激励各方积极促进公众参与,实现互利共赢。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D].武小川.武汉大学.2014, 06
[2]   政府绩效信息透明度的标准构建与体验式评价 [J].
卓越 ;
张红春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7) :18-23
[3]   以共治理念推进PPP立法 [J].
刘尚希 .
经济研究参考, 2016, (15) :3-9
[4]   水务PPP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分析 [J].
贺亚萍 ;
苏时鹏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18 (06) :59-64
[5]  
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M].王锡锌; 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