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思路

被引:17
作者
陈小野
邹世洁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2]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大鼠; CAG; 证病结合模型; 造模思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使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证病结合模型更好地模拟临床病、证和症病结合的实际。造模方法的设计思路 :①慢性造模 :“慢性”并非仅为疾病的一个简单性质 ,由于它为时间维度 ,而使疾病病理立体化。所以 ,本实验证、病和症病结合模型均选择较长的造模时间。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动物胃粘膜均未见出血及溃疡、糜烂 ,各脏器组织不以渗出、坏死为主要病理。②CAG造模 :癌前病变乃至癌变只是虚证的结果和终点 ,致癌物质只是致虚物质的特例。因此 ,我们尽量采用一般的致CAG因素而非致癌物质来诱发肠化病理。在CAG证病结合模型的评价上还注意与CAG相关的机体整体性变化。③证候造模 :脾虚证、肝郁证、肾虚证造模方法均为较成熟方法 ,又均据本实验要求和预试验结果 ,延长了造模时间。④证病结合造模 :临床未将肾虚证作为CAG的主要证候 ,我们依据对肾虚证本质的反重演律理解 ,认为CAG ,特别是有癌前病变的CAG其病理本质应是肾虚证。并注意了病与证的造模因素应尽量达到有机结合 ,包括 :CAG造模因素与虚证造模的一致性 ;虚证造模因素与CAG造模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41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鼠长期脾虚和热证造模的舌象观察 [J].
陈小野 ;
邹世洁 ;
佟彤 ;
王震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1) :32-34+73
[2]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精气夺则虚”问题 [J].
陈小野 .
北京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994, (03) :50-53
[3]   骨伤科实验研究中的动物模型问题 [J].
马建 ;
唐启华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2, 8 (02) :47-49
[4]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尿胃蛋白酶活力水平的关系 [J].
祁建生 .
福建中医药, 1983, (06) :19-21
[5]  
老年医学[M].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杨维益,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