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暖池区1.53Ma以来上层海水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被引:9
作者
:
刘传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传联
张拭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拭颖
金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海燕
翦知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翦知湣
机构
: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来源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年
/ 09期
关键词
:
Florisphaera profunda;
营养跃层;
初级生产力;
西太平洋暖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
070704 ;
0709 ;
摘要
:
对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区核心的大洋钻探计划(ODP)807站1.53Ma以来深海沉积样品进行了颗石藻化石分析,通过Florisphaeraprofunda数量百分比讨论了营养跃层深度变化的趋势,并计算了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1.53Ma以来暖池核心区海水营养跃层经历了明显变化:从1.53~0.9Ma,营养跃层深度逐渐变浅;自0.9Ma起营养跃层开始变深并保持到0.48Ma;0.48~0.28Ma之间是营养跃层深度明显变浅的一个时期,在这以后营养跃层逐渐变深.根据颗石藻得出的海水营养跃层变化与初级生产力变化基本一致,也与根据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得出的温跃层深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比ODP807站和南海ODP1143站F.profunda数量百分比和初级生产力变化曲线,两站在0.9Ma以前变化的趋势相反,而0.9Ma以后基本一致.说明0.9Ma以前暖池核心地区与边缘区上层海水的变化有差异,而0.9Ma以后两者则趋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172 / 1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从微体化石看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与演化
[J].
翦知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翦知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保华
;
王吉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吉良
.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185
-192
[2]
冰期旋回中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季节性与暖池的多变性
[J].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上海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1
-6
[3]
Insolation cycles as a major control of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primary production. Beaufort L, Lancelot Y, Camberlin P, et al. Science . 1997
←
1
→
共 3 条
[1]
从微体化石看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与演化
[J].
翦知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翦知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保华
;
王吉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吉良
.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185
-192
[2]
冰期旋回中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季节性与暖池的多变性
[J].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上海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1
-6
[3]
Insolation cycles as a major control of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primary production. Beaufort L, Lancelot Y, Camberlin P, et al. Science .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