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民合作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徐鸣 [1 ]
张学艺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农民合作; 传统文化; 合作精神;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4.06.037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乡村社会中,农民一直保持着互助合作的传统,但从合作的范围来看,这种合作局限于血缘和地缘范围内,是村落熟人社会中的合作,而非西方的集团式合作。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农民面对的是统一的社会化大市场,农民的合作也需要由传统熟人社会范围内的合作走向现代的以契约为主的超越血缘和地缘的陌生人之间的团体式合作。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农民合作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因素,其中包括农民的"分散性"、农民的"自我主义"和农民特殊的公平观。当前,在政府积极推动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势下,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些制约农民合作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而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改变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现状,才能真正帮助和引导农民重新走向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