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沃特和PAM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45
作者:
杜社妮
[1
,2
]
白岗栓
[1
,2
]
赵世伟
[1
,2
]
吴瑞俊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土壤水含量;
施用方式;
沃特保水剂;
PAM;
玉米;
生长状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鉴别沃特保水剂和PAM不同施用方式的施用效果,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撒施、沟施、穴施对土壤水含量和玉米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0~10cm土层土壤水含量,而30~40cm土层土壤水含量则随降水量的多少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随着玉米的生长,不同施用方式影响的土层深度逐渐加深,从三叶期0~50cm土层增加到成熟期的0~200cm土层,土壤水含量表现为沟施、穴施高于撒施,撒施高于对照。3种施用方式对玉米出苗无显著影响,但均提高了玉米生物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玉米的耗水量,其中沟施、穴施的效果强于撒施。沃特、PAM相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含量和玉米生长无显著影响,且沟施和穴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沃特单位施用量单位面积的增产量高于PAM。玉米生产中,沃特、PAM应以沟施或穴施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