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我国粮食、淡水、能源需求的系统仿真

被引:24
作者
米红 [1 ]
周伟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2] 厦门大学人口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粮食安全; 水安全; 能源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9 [计算机仿真];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摘要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主要方法,对未来我国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水平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粮食、淡水和能源的需求规模进行了仿真,提炼出人口、经济与粮食、淡水和能源需求的关联模式,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为确保粮食、水、能源安全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动力学问题 [J].
徐玉升 ;
祁凯 ;
丁小明 ;
李磊 .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615-618
[2]   关于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的探讨 [J].
何建坤 ;
柴麒敏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5-25+159
[3]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J].
江泽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3) :345-359
[4]   中国人口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探讨 [J].
余国合 ;
吴巧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5
[5]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 [J].
封志明 .
人口研究, 2007, (02) :15-29
[6]   产业发展与能源的协调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李政 ;
麻林巍 ;
潘克西 ;
付峰 ;
朱宁 ;
黄峰 .
中国能源, 2006, (10) :5-11
[7]  
区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动态分析与耕地压力预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 李玉平,蔡运龙.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6(03)
[8]   中国产业结构成长中的能源消费特征 [J].
曾波 ;
苏晓燕 .
能源与环境, 2006, (04) :2-4
[9]   中国人口发展与能源供应保障探讨 [J].
张雷 ;
蔡国田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11-17
[10]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12)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