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省区经济差距的发展动态与波动机制——基于EMD方法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7
作者
张文爱 [1 ,2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经验模态分解; 加权变异系数; 西部地区;
D O I
10.13860/j.cnki.sltj-20130517-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西部12省区1952-2009年经济差距的发展动态进行多尺度分析,并从三次产业发展的角度剖析经济差距波动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省区经济差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显著:在整个样本研究期间呈现出明显的"N;;型曲线特征,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则表现为"U"型曲线;区域经济差距的波动分别以准周期约为60年的长期趋势、准周期约为25年的中期尺度分量和9.5年的短期尺度分量为主,近期区域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三次产业的地区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经济差距波动的重要动因。据此文章从产业驱动、区域协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51 / 96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协方差分析 [J].
姜晴琼 ;
田应福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2, 31 (04) :613-620
[2]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J].
陈文成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0, 29 (03) :490-501
[3]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 [J].
彭文斌 ;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0, 30 (04) :574-578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 [J].
金相郁 ;
武鹏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1) :79-96
[6]   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 [J].
刘生龙 ;
王亚华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94-105
[7]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 [J].
俞路 ;
蒋元涛 .
财经研究, 2007, (03) :17-28
[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 [J].
管卫华 ;
林振山 ;
顾朝林 .
经济研究, 2006, (07) :117-125
[9]   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 [J].
王志刚 .
管理世界, 2004, (03) :25-30
[10]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